中俄学院是黑龙江大学与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按照国际一流学院发展理念与模式、联合建立的以服务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为宗旨、以培养对俄战略性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的公办全日制学院,2011年5月13日由省教育厅批准成立。2011年10月,学院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清华大学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等全国16所重点高校的二级学院一同被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确定为开展创新人才培养试验的试点学院。
中俄学院根据中俄战略1929cc威尼斯的合作伙伴关系发展之急需,依托黑龙江大学俄语学科在全国得天独厚的优势,全方位引进俄罗斯优质教育资源,采用中俄双方师资共享、课程共享、教材共享的合作模式,构建“专业俄语”的全新课程体系,探索建立现代学院制度,构建宽领域、多层次、高水平“专业俄语”的对俄战略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涵盖对俄高级翻译人才、高级科技人才、高级合作管理人才和高级教育文化交流人才等在内的既精通俄语、熟知俄罗斯国情、具有广阔的国际化视野,又掌握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专业知识、综合能力较强的对俄战略性拔尖创新人才。目前,学院共开设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物理学、生物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和法学等我国对俄战略急需的主要专业,与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各层次对俄高级专门人才。今后,在办学过程中将逐步开设其他在俄罗斯水平一流的文科应用类专业和理工科基础类专业。
中俄学院的学生采取联合培养的方式,修满学分、成绩合格颁发黑龙江大学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符合俄罗斯高校标准(在俄方学习满1年)的颁发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学生前一年至一年半以语言强化学习为主,采用中俄教师联合授课的方式,开设课程有《俄语实践》、《俄语阅读》、《俄语口语》、《俄语视听说》、《俄语语法》、《俄语写作》、《俄汉互译》、《俄罗斯国情》等,通过精讲多练的方式培养操练学生用俄语进行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大一下学期开始开设专业课程,其中70%的课程引进俄罗斯的师资、教材和课程体系,由俄罗斯教师来华授课、指导实践。中俄学院采取小班制授课,每班平均人数在18-20之间,一周六天制授课,实行晚自习答疑制,课内课外紧密结合。每班配备学业导师和班主任,随时与学生沟通交流。
中俄学院学生在读期间每年均具有出国留学机会,由国家留学基金委会通过各种中俄合作项目提供一定数量的全额奖学金资助,并根据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和黑龙江大学合作办学协议、通过中俄学院教授委员会按照择优选拔的原则派出。
为鼓励广大学子发奋读书、立志成才,学生在校期间除可享受与黑龙江大学其他专业相同的各项奖学金外,还可享受中俄学院专项奖学金和与俄罗斯接轨的奖助学金。
学生本科毕业后,符合条件者可在双方教授委员会推荐下赴俄罗斯攻读硕士学位,学制2年;如希望获得中国硕士学位,需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学制3年,在此期间可赴俄学习一年以上;获得硕士学位后,可在导师推荐下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模式同硕士。